公司动态分类
泰安交警景区大队:昼夜奋战 疏堵保畅 将忠诚开云钉在路上

  中国网新山东9月21日讯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随着三年疫情的阴霾逐渐散去,巍峨壮美的泰山以秀丽的风光和悠久的历史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截止目前为止,泰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700万人次,同比增长268%,相较2019年同期增长133%。其中,8月13日至19日泰山连续7天单日游客量超过5万人,累计接待进山游客40.9万人,刷新泰山单周游客量最高纪录。面对持续攀升高位运行的旅游交通流,泰安交警景区大队坚持靠前一步、主动作为,整合各方力量、创新运行机制,积极应对旅游旺季疏堵保畅这场大考,进一步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一是系统组织谋划推进。面对游客“报复性”出行消费方式,大队多次召开交通秩序管理专题会议,对节假日、暑期旅游交通态势开展精准预判分析,制定针对性应对管控措施,明确时间节点、任务目标,将疏堵保畅责任压实到每一名民警、辅警。二是科学部署交通流向。结合《环山路疏堵保畅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从组织管理、路面整治、应急处置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班子成员率先垂范,靠前指挥,与一线民辅警开展巡逻整治,加强检查督导,狠抓执行力建设,保证一线警力、车辆、装备到位,形成全员管控路面的良好格局。三是明确职责增强意识。面对居高不下的客流量,大队在勤务部署会上时时强调,全体民辅警要打起“120分”精神,将责任感和使命感扛在肩上、记在心中,要把每一名游客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一样,全身心投入,让游客有“来一次还想来”的想法,全力保障辖区道路交通的平稳可控。

  一是深挖停车资源。结合《泰安市中心城区停车场专项规划》停车发展策略,大队积极拓展停车资源,深度挖掘辖区事业单位停车位20个,无障碍停车位15个,协调经区管委开辟进贤村旁全季酒店、二百师临时停车位430个,在旅游高峰期将有条件的4条支路供旅游车辆顺向单排免费停放,有效缓解景区内部停车场停车压力。二是推行循环停车模式。为减少环山路沿线临时拥堵问题,开辟八十八医院停车区域“微循环”模式,以减少道路有限资源的占用。同时恢复启用市政府游客换乘中心,根据客流量增长态势增加摆渡车频次,游客可乘坐景区中巴车到达景点终点站,形成“一站直达”式服务,减少外地大巴车将时间过度消耗在寻找停车场的途中。三是强化智慧停车管理。为保障节假日、暑期道路畅通,快速疏导人流、车流,通过“线上线下、山上山下”相配合的方式,与景区管委沟通,打破单位之间和地域之间壁垒:线上主要通过“智慧泰山数据分析平台”以及“泰山景区微信群”及时掌握上山下山人员数量和分布情况,线下警力则通过不间断巡逻及时掌握车辆拥堵情况以及各停车场空余车位情况,并将相关数据反馈至线上,便于支队机关科室、相邻大队及时准确掌握人流、车流数据,协同开展线下分流工作。同时,进一步落实“一张网、一平台”管理,将道路拥堵情况和交通事故所在路段通过“道路交通态势检测服务平台”反馈至线上,数据同步于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便于游客随时查看,提前安排出行路线,也可提供实时停车场位置、余位信息等便捷服务。

  开云

  从今年旅游火爆程度来看,群众旅游热情高涨,自驾游、跟团游、近郊游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主要载体,特别是周末及节假日期间,望岳东路、票证处、天外村、红门部分路段交通拥堵日益凸显,交通事故多发。大队迎难而上,以敢啃硬骨头的“勇劲”,永不服输的“拼劲”,在严格执行疏堵保畅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同时,精细谋划,积极应对不同时期客流高峰,全力构建旅游交通事故预防网络。

  “免门票”期间:一是加强指挥调度。强化辖区旅游景点、游客中心等重点道路、重点区域指挥调度,高度关注天外村路口、红门路口及周边道路通行情况,切实保障道路交通的正常运行。大队以景区为基础,提高路面警力投放比例,增加巡逻密度,确保辖区道路安全畅通。二是加强秩序维护。大队结合《环山路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疏导工作预案》要求,按照一至三级相应措施,采取“高峰站点、平峰巡线、相互配合”的方式,对环山路拥堵路段通行车辆实行间歇放行,视情设置可变车道,提高拥堵路段通行效率,并在路口增设警力加强指挥疏导防止堵塞;在环山路沿线重点路口实施主线引离分流措施,对环山路通行车辆近距分流,指挥其在就近路口驶离,以此减轻环山路交通压力。三是强化梯次分流。结合游客上下山时间对冲造成交通拥堵等影响,大队共设置14个分流岗,每个岗位3至4名警力,重点保证环山路温泉路口至御碑楼路口核心区域交通秩序,红门路口、天外村路口、票证路口等设置固定分流岗位。安排机动巡逻组不间断对御碑楼路口至温泉路、龙潭路北段、傲徕峰路北段、红门广场、观光路进行巡逻,及时清理乱停乱放车辆,处置各类警情及各类突发情况。在环山路沿线特别是虎山东路北口至望岳东路北口一线个路口提前摆放“交通管制”“外地车辆请到前方路口两侧停车”提示牌,安排警力轮流值班,根据车流量情况在上述路口适时安排警力交替分流,切实做到“路口见警力、巡逻见警车”。四是强化违停整治。健全完善乱停车治理和僵尸车清理巡查机制,将“泰网”大巡防与日常勤务工作相结合,以群众反映强烈道路为重点,突出景区、商超、餐饮等重点区域周边道路,以及住宅小区周边的背街小巷,对“黑出租”、电动车乱停乱放、“僵尸车”长期占道违法行为,实行“全覆盖、严执法、零容忍”集中整治,让停车资源得到更广泛应用。五是强化事故快处。鉴于外地车辆不熟悉本市道路,在行驶途中经常发生剐蹭、追尾等轻微事故,大队细化高峰时段快处岗位设置、报警引导、快速出警等具体工作,进一步提高现场处置效率,打造高效便民的事故处理模式。

  暑期出行高峰:进入暑期以来,来泰游客量始终保持高位运行,刷新多项游客量纪录,其中8月13日至19日,泰山连续7天单日游客量超过5万人,累计接待进山游客40.9万人,大队坚持用脚步丈量工作,突出天外村、票口、红门、文化广场南出口、游客中心、王母桥、桃花峪等七大重点区域,理顺车流研判、停车信息发布、指挥调度、执法服务、分流引导等工作措施,强化重点路段、重点时段交通秩序维护、及时劝导违停车辆等,通过“点拉成线、动静结合”的勤务模式,摆放铁马、锥桶进行物理隔离、利用科技手段超前信息引导等措施,杜绝重点路段“堵成团”、重点时段“汇流急”现象发生。一方面,通过多种措施扩大工作面,与交通局、派出所联合执法,开展出租车非法揽客、客运市场及超限超载大件运输车辆整治工作,防止不法人员坐地起价,打造合法合规的运营氛围;与兄弟大队协调配合疏导分流、引导停车以及和志愿者混合编组为民服务。执勤期间,广大参勤民辅警发扬不怕苦练苦不怕累的优良作风,战高温、斗酷暑,高峰期早6:30分轮班接岗至次日6:30,24小时内6班轮岗,日疏导分流车辆4.2万余台次,实现辖区道路安全通畅,无重大事故和舆情发生,真正在应对旅游高峰大考中展现了泰安交警的使命与担当。

  一是加强规范执法。疏堵保畅期间,大队持续深化纪律作风教育整顿工作要求,强化队伍管理、业务考核,健全完善队伍风险研判、业务办理方式、上岗时间核查等制度机制。规范使用法言法语,让民辅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在依法处罚的同时,准确把握群众心态、情绪和舆论导向,注重理性执法、人性化执法,确保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二是加强安全防护。将执勤执法安全防护工作落实情况作为重点工作纳入日常巡查,认真落实查处酒驾“八个一律”和事故现场“八个必须”安全防护措施,对现有装备种类、数量、性能、质量、使用状况开展细致排查,按照实际需求增配一批执法装备和安全防护装备,全力做好民辅警执勤执法安全保障工作,坚决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执法装备到位、防护措施到位。三是加强后勤保障。力所能及改善休息室、食宿条件,让辛苦工作一天的同事们回到单位后能吃好饭、喝上热水。密切掌握民辅警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备足药品、生活物资,协调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服务,特别是对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病或其他基础疾病的,提醒中队人员调整休息并备好应急药品,在值班备勤、勤务安排中给予充分考虑,最大限度保障民警、辅警身体健康。

  一是优化升级智慧停车资源。4月21日,大队邀请城建集团面向各大停车场介绍“泰山易停”运行模式,通过实践工作检验,不断提高“泰山易停”智慧停车监管平台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停车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指向性和科学依据。同时,协调停车办印制50份“泰山易停”小程序专题海报,将海报粘贴至辖区沿街商铺、酒店、宾馆等醒目位置,方便群众便捷停车,实现全市智慧停车“一张网、一平台”。二是抢占宣传平台发声。大队与市电视台、泰安交通广播、《泰山晚报》《闪电新闻》等单位沟通合作,利用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短视频等平台,向社会发送天气预警、交通管制、绕行线路等交通信息,将安全出行须知融入日常宣传的主要内容,增强游客的交通安全意识,倡导文明交通良好风尚,从根本上降低景区周边交通违法行为发生概率,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期间,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发布交通诱导信息600余条,发布通讯稿件300余篇。三是畅通旅游出行“绿色通道”。对外地车辆轻微交通违法在提醒纠正后不予处罚,体现人性化执法方式;在保障路面畅通的同时,践行“温馨服务”理念,为受伤游客开辟“绿色救援通道”20次,帮助游客找到走失家人2次,其他好人好事70余件次,收到群众致谢锦旗7面。四是关注舆情动态回应群众诉求。安排专人实时关注旅游涉警舆情,及时回应外地游客的咨询、求助和有关诉求,期间受理游客诉求电线余件,均按时回复,未发生有涉警舆情和敏感事件。

  “五湖四海皆宾朋,好客泰山迎天下”。忙碌且紧张的暑期旅游热度渐渐散去,但疏堵保畅工作提示我们依然不能放缓脚步。下一步,大队将对今年旅游旺季交通管理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对好的经验做法进行固化提升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会同各部门一道,以有解思维着力破解交通组织优化、停车资源挖掘、交通组织提升、旅游配套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短板瓶颈,全力助推我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通讯员 周刚)

Copyright © 2012-2023 开云·(中国)官方网站-kaiyun综合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10255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