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分类
居住区规划布局与景观设计开云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需求,已经由物质需求上升到了精神享受的阶段。单纯的住宅空间也延伸到居住环境、居住氛围,乃至追求周围社区人文环境。本次设计的重点正是针对当下人们的居住环境需求,结合项目地块有利条件,规划设计出宜居社区,并阐述本次设计中主要的规划理念和规划脉络。

  无锡,简称“锡”,古称梁溪、金匮,被誉为“太湖明珠”。无锡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江苏南部,是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枢所在,著名的京杭大运河就从中穿过。无锡北濒长江,南倚太湖,东连苏州,西接常州,三者合而构成苏锡常都市圈。

  本次设计场地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境内,周边为城市道路围合,交通便利,场地南部接临城市河流,构成主要城市景观资源所在。该基地地势平坦,总用地面积13.62hm2左右。

  无锡市是古来名城,是江南文化发源地之一。无锡市地势平缓,以平原为主,区域内多河流,历史积淀下来浓厚的水文化,以其为代表的旅游景区有部级旅游度假区的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旅游度假区鼋头渚风景区等。水的温润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无锡人,吴文化中的亲人、包容、温婉品质已经融入到了无锡的城市基因里。

  无锡市是吴文化重要传承地,承载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文化在华夏子女的心中根深蒂固,水的柔美、纯洁、包容等品质暗含在属于其的文化里。这次设计的核心理念,正是顺应无锡市由来已久的水文化作为文化底蕴,以现代居住环境需求作为设计出发点,利用得天独厚的城市河流景观作为契点,将城市景观引入场地规划设计内,以浓厚的水文化作为精神理念,以人性化理念作为社区服务以及拓展城市脉络为根本,结合园林以及建筑空间设计,打造一个富有人文思想、融进当地特色的宜居家园。

  根据项目用地接近城市河流重要景观资源,周边交通网络健全便捷通达,基础设施已经初具完善,在这些有利条件下,本次社区设计定位为中高档小区。

  结合本次的规划条件与规划设计理念,并结合场地周边的城市现状道路交通体系、城市功能规划布局、生态与景观结构、市政工程设施,规划设计出“一核心、五轴线、六节点”的总体空间布局结构。

  指的是一个小区的主要核心。具体来说,就是结合周边城市规划的公共基础设施与绿地景观系统,打造出合理规划的小区布局,以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小区内则是以中部社区公共服务片区为核心,辐射到小区各处,并结合区域内的行政办公、文化教育、康体娱乐空间和设施等,形成完整的“社区公共服务中心”。

  结合周边城市主要城市干道网络以及城市景观轴线,规划设计出串联整个小区,形成南北向主要景观轴线条东西向次要景观轴线,形成主次分明、多层次的规划布局,为营造丰富的文化内涵做坚实的铺垫。

  指将小区细致分为6个组团,各自为核心,使得在规划形态上更加完善,层次和节奏更为生动和丰富,组团间通过公共核心区域空间彼此串联,分散独立的同时,也能够互相影响,使得整个小区更具活力,以便带动区域生态景观发展。

  小区居住用地根据周边城市道路和各项用地规划条件约束情况,考虑行政管理的便捷性和通达性,共划分成多个居住组团,在每个居住组团中均配套公共服务中心,以便能够更方便快捷服务到每一位住户。同时,为了充分利用日照采光资源以及场地南边的城市河流景观资源,住宅采用“南低北高”布局形式。另外,在延续城市现状肌理和社会联系的同时,追求与着力控制开发强度,降低建筑密度,进而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开辟绿地等开敞空间,改善居住环境,使之达到二类居住用地的标准,同时也是出于人文思想的宗旨,营造宜居环境氛围。

  指分布于地块南部和东部的8F小高层住宅,其中划分为4个小组团,每个小组团中都拥有各自的组团景观节点,各自打造自己独特的风格,丰富小区的景观文化内涵。舒展近人的多层住宅能够和其所在的组团景观相得益彰,适合作为小区前区居住空间,带动整个小区如水一般柔和,和大自然亲近的设计理念。

  指分布于地块北部的6幢17F、地块西部的3幢14F和3幢18F的常规高层住宅。高层住宅占据着小区天际线的制高点,是城市景观立面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设计该区域的理念是丰富城市天际线的同时,充分考虑小区内部环境,避免因为高层住宅的密集造成小区内部的压抑感,做到舒紧有序、错落有致。

  出于公共设施的公共性和特殊性,在规划布置上相对集中,其中以中部的公共中心为小区最主要的服务区,主要由1所12班2F幼儿园、1栋2F会所以及置于其间的核心景观水池所组成。规划布局的出发点由幼儿园辐射范围限制、会所的可通达性以及小区中央景观的核心位置因素共同决定,提供给周围住宅组团最便捷服务的同时,也使得整个小区在空间上更具凝聚的感官效果,符合作为小区核心所在的原则。

  现状地块北侧为城市主干道,东、西、南侧各有1条城市次干道,交通网络主次分明,方便快捷。基于小区规划的整体性和功能性以及景观性,道路交通和景观设计需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步移景异的景观小区效果。环状道路交通保证了道路系统的通达和完整,有效地减少车道占据过多小区景观用地,并能更密切地和周边城市道路相联系。联通环形车道的宅间步道藏于林荫景观中,作为小区景观部分来打造,使得生硬的交通系统更为生动、多样和美观。小区内部动线流线以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三者组成,协调好三者的联系,实现人车分流,各行其道是对小区内部的安全隐患做基础保证,在这基础上,结合景观园林打造3步1景的多层次景观道路。小区内部道路规划原则上按照人车分流来设计,车行道路以环形车行道环通整个小区,再以宅间小道到达每栋住宅。本小区内机动车辆采用集中为主、分散为辅的方式,集中停车主要结合建筑围合的中间场地设置生态停车场,楼前部分地块可临时分散停车。保障小区道路交通功能正常发挥的同时,也避免了机动车辆给小区行人带来干扰,提高安全舒适档次。静态交通在整个小区功能布局上,同样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与日俱增的用车需求,小区规划中应满足当地城市技术管理规定所要求的机动车以及非机动车停车位要求,本设计中机动车停车位和户数配比为1.0。满足小区住户停车需求,也避免停车位过多造成的景观资源浪费。小区内机动车最主要的停放方式是利用绿化用地和居住用地设置地下停车场,并在地块西侧和南侧的小区主入口附近分别设置地下车库入口。结合小区出入口,设置来访车辆的临时停放点,原则上外来车辆不许进入小区内部,避免造成和小区内部人流交叉,带来安全隐患。

  小区整体景观以建筑小品、景观树以及形态多变的铺地为主,构成丰富多样、富有层次的园林景观,提供给住户置身在自然环境的感受,与此同时,也能享受到建筑艺术以及园林艺术带来的美感享受,让整个小区氛围更为活跃,也使得住户之间不会局限于自家方寸之地,从自己的小天地走到更为广阔的公共区域,活跃邻里之间的关系,使得住户彼此的距离更加贴近,回归最初邻里之间友好和谐的关系,也映衬了水文化中包容和谐的内涵所在。院落作为小组团的公共空间,是邻里之间互相交流的地方。在院落的打造中,以温馨、亲和、舒适的园林风格为主,在尽可能丰富住户休闲活动的同时,更加重视人文的塑造,以达到每个院落各自有各的风格特点,突出整个小区文化内涵以及精神享受。各个院落构成了小区整体的景观架构,把各个院落有机而连续的联系在一起,才能形成完整的小区景观。主要方式则是通过步道、高低错落而连续的景观植被等,形成既独立又连续的有机景观脉络,突出小区的中心景观,丰富景观轴线景观系统

  小区景观规划以中心景观水系作为主要景观核心,通过景观中轴引入城市河流这一重要的景观资源,两者互相呼应,形成贯穿小区南北的步行视线通廊。水景的融入和放大,也使得居住其中的住户能够时刻感受到身处水乡之中,水文化的核心规划理念也更能深入人心,在景观氛围上影响着居住其中的人,给予人们浓厚而熟悉的地域人文特色。景观通廊是连接每个住宅院落的通道,是仅次于景观轴线重要的布景。在通廊景观的塑造上,以蜿蜒柔和的步道为主。另外,幼儿园和会所分别作为次要景观核心,增加了景观轴线的层次感和视觉丰富感,共同打造层次分明,错落有致而丰富多彩的景观资源,打造宜居的小区环境,营造文化韵味浓厚的小区氛围。各组团景观核心串联起小区次要景观轴线,和小区中央景观遥相呼应,共同营造多样化的自然景观资源。结合周边城市道路网络和景观资源,在小区环状道路设计上,适当的自由曲折,形成丰富的沿路景观,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沿路建筑错落有致,水系、建筑空间开合有序,形成小区主要景观界面。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和人们对高品质精神生活的向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上升到了新高度。营造住区就是营造家园,住区规划设计要关注人文亲情,丰富景观文化内涵,打造自己独特的风格,以创造富有特色的居住小区、居住空间、景观和生态环境。同时,生态住区的设计也会继续影响未来住区的景观建设,成为与住区可持续发展相应的一种设计指导思想。

  [1]俞孔坚.还土地和景观以完整的意义:再论“景观建筑学”之于“风景园林”[J].中国园林,2004(07):37-40.

  [2]窦以德.回归城市———对住区空间形态的一点思考[J].建筑学报,2004(04):8-10.

  [3]邹颖,卞洪滨.对中国城市居住小区模式的思考[J].世界建筑,2000(05):21-23.

  [4]吴良镛.中国传统人居环境观念对当代城市设计的启发[J].世界建筑,2000(01):82-85.

  [5]邓卫.突破居住区规划的小区单一模式[J].城市规划,2001,25(02):30-32.

  [6]赵民,林华.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规划,2002,26(12):72-75.

  作者:朱珈仪 秦晗 徐欢 李红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开云

Copyright © 2012-2023 开云·(中国)官方网站-kaiyun综合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1025562号-1